每年都舉行的兩電電費檢討會議,近日在香港立法會的環境事務委員會上進行了深入的討論。根據最新的報告,中電和港燈的淨電費在明年將增加約1%,這一增幅略微高於五年發展計劃所預測的數字。隨著生活成本的上升,電費的調整無疑引起了市民的關注與討論。
從電費組成上看,目前的電費主要由基本電費和燃料調整費兩部分組成,這兩項相加後得出最終的淨電費。根據兩電的2024至2028年發展計劃,中電的基本電費預計將上升3.8%,港燈則為3.9%。具體而言,中電預測到2025年基本電費將增加至每度電100.3仙,燃料費則為43.7仙,這意味著明年的總體淨電價將較今年的水平上升約0.8%。而港燈的預測也是相似,到2025年基本電費將上升至124.2仙,燃料費則為42.5仙,淨電價將增加至每度166.7仙。
然而,環境事務委員會的主席劉國勳指出,實際的電費增幅可能會比兩電計劃中預測的要高出一些,原因在於燃料價格的波動,例如持續的國際局勢變化對全球能源供應造成了影響。他提及,隨著國際形勢的複雜性,未來燃料成本的上漲是很難避免的,這無疑將對市民的日常開支帶來更大壓力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市民對於電力供應的期望也逐漸提高。然而,香港今年發生的多起因電壓驟降而導致的供電中斷事件,使得市民對電力公司的服務質量產生了質疑。特別是在6月,黃大仙地區發生的停電事故引起了環境局局長謝展寰的高度關注,他特別約見中電的總裁,要求公司對過去三年的事故進行徹底檢討。香港當局還計劃對兩電的管理協議進行嚴格審視,並期待中電針對電壓驟降引入懲罰措施。
對於電壓驟降的問題,多名立法會議員表示,中電應當承擔的責任需要明確劃分。如果是由於電力公司的設備故障或人為錯誤造成的供電中斷,這的確應由電力公司負全責;但是,電壓驟降的情況複雜,並不總是可以避免。香港的電力供應系統內有完善的恢復機制,而在某些情況下,居民所在的住宅樓宇若自有電力系統的負荷超出限制,即會啟動保護裝置,導致供電中斷。這時候,工程人員需要到場手動重啟系統,延誤了供電的恢復。
據消息人士透露,中電對於更新電力系統的負載能力有不同的看法,認為住宅區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,而電力公司不應該承擔所有的成本。如果大幅度強化基建,降低電壓驟降的可能性,必然需要巨額的投資,最終成本將轉嫁到市民身上。
在立法會的討論中,有成員指出,對管制計劃協議的任何變更都需要政府和電力公司雙方的同意,由於涉及的利益各方存在一定爭議,因此短期內難以達成共識。劉國勳強調,相對於懲罰措施,如何優化現有的系統和設施以減少電壓驟降的事件發生,才是更為關鍵的。
此次電費調整及電壓驟降問題的討論,不僅反映了香港電力供應的現狀,也引發了市民對於未來生活成本及電力穩定性的深刻思考。如何在保證電力供應的同時,兼顧市民的承受能力,將成為未來政策制定者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。